前几天,我看了一个名为〈傻姑娘与怪老树〉的话剧。话剧主要谈一个拥有多病的年长者所面对的问题,以及家庭成员的心理。家人怎么对年长者向来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,人民年年都会讨论。可是,吸引我的并不是对这个问题的见解,而是话剧中的另一个,比较不受重视的一个问题-- 话剧中有一个人物说:“你看,他每天都在问一些问题,不是傻,就是笨。”
为什么问很多问题的人不是傻,就是笨?
似乎这个世界,这个社会对“聪明”的定义,就是默默接受眼前的一切,不要反坑,不要质疑。老师说什么,就是什么。你只要接受就可以了。你只要硬硬背下一叠又一叠的资料,就可以考到高分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听讲。问题多多的学生,往往都会被归类为问题学生。
其实,我觉得好奇,是我们一生出来就有的。就连动物,都会探索,都会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,而为什么我们偏偏要反其道而行呢?
***
不要再剥夺孩子们探索的机会了。让他们自由自在的在世界飞翔吧。要不然,至少在他们发现自己被捆绑在这个疯狂世界里,让他们体验自由的滋味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