显示标签为“有感而发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显示标签为“有感而发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
2012年12月16日星期日

槟城大山脚老街故事



没想到我的家乡竟然上了电视呵呵,里头很多我常去的地方,其中历史连我身为本地人也不知道。那儿很多战前老屋,可惜不少已倒塌,槟城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名副其实的。

令人怀念的战前老屋,其实当中不少设计古色古香,时代变迁,商家们买下后不少已简化。不过在槟岛还是有人住在传统,未经改变的战前老屋。羡慕~
 
他们说伯公巷一百年前竟然是个大水塘,农民交易不方便,便约好 -- 每次下山买卖时带挑担,前边放要卖的蔬果,后边放填水塘用的石头。他们就这样填了三五年,水塘不见了,真可谓愚公移山啊!

话不多说,继续往下看吧!



网站提供的简介
在每一座城镇里,总有许多经历岁月洗礼的老街,长年以来记录着无数当地人最真实的生活面貌和体 验。老街,是每一个地方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见证者。而在马来西亚,几乎每座城镇里最主要的老街,最初都是由华人所开辟。他们在街上从事商业活动,带动当地的发展,贡献巨大。

直到今天,在国内各州属里都留存着许多著名的百年老街。他们有的已随时代发展而换上新貌、有的 面临没落甚至将被拆除、有的依然保留最原始的面貌。无论经历多大的改变,这些老街都是当地发展历史 中不能被遗忘的重要角色,也是一座城镇最珍贵的标志和文化景色。

《老街故事》纪录片系列将寻访马来西亚各州的大城小镇,走上当地最具历史性和代表性的老街,探 讨地域特质和历史背景如何孕育了这些老街,而这些老街又如何养活了住在街上的几代华人,同时影响了 整个区域的发展。我们将发掘在每一条老街上生活和工作的华人,深入探讨他们在老街上的生存故事:他 们如何陪伴老街一同成长;他们如何见证这条老街和整个区域的改变。他们或许世代居住在老街上、或许 在这里经营着家族生意、又或许与这条街的诞生和发展有莫大的关系。透过他们的故事、他们的日常生活、 他们经营的家族老字号、他们坚守的夕阳行业、他们建立的庙宇或其他古老建设、他们世代居住的老房子 等等,我们将拼凑出马来西亚各城镇和当地人民,在时代的变迁下逐渐被遗忘的历史面貌。

为了让《老街故事》更贴近历史的原貌,我们每一集都会邀请老乡里穿街过巷,走入老店铺、老建筑、老戏院、老巴刹、老庙宇、老会馆、老书院、老学校和老义 山,讲述老树、老行业和老家族的故事,带领观众欣赏老交通工具、老声音、老音乐、老艺术、老文物和老风格之美,一起重温老街的精彩过往。另一方面,我们也 将寻找一些年轻的面孔,透过新旧世代的不同角度,展现老街的活力,记录马来西亚老街最真实的故事。 


想看看图集请点击这里


2012年10月3日星期三

傻跟笨的定义

前几天,我看了一个名为〈傻姑娘与怪老树〉的话剧。话剧主要谈一个拥有多病的年长者所面对的问题,以及家庭成员的心理。家人怎么对年长者向来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,人民年年都会讨论。可是,吸引我的并不是对这个问题的见解,而是话剧中的另一个,比较不受重视的一个问题-- 话剧中有一个人物说:“你看,他每天都在问一些问题,不是傻,就是笨。”
为什么问很多问题的人不是傻,就是笨?
似乎这个世界,这个社会对“聪明”的定义,就是默默接受眼前的一切,不要反坑,不要质疑。老师说什么,就是什么。你只要接受就可以了。你只要硬硬背下一叠又一叠的资料,就可以考到高分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听讲。问题多多的学生,往往都会被归类为问题学生。
其实,我觉得好奇,是我们一生出来就有的。就连动物,都会探索,都会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,而为什么我们偏偏要反其道而行呢?

***

不要再剥夺孩子们探索的机会了。让他们自由自在的在世界飞翔吧。要不然,至少在他们发现自己被捆绑在这个疯狂世界里,让他们体验自由的滋味。

这个版本的《疯狂世界》,我一直都很喜欢。

2012年8月2日星期四

隨筆20: 阿特米斯·法爾二世

還記得我在上個隨筆中說艾歐因·寇弗是個失敗的作家嗎?我現在把話收回——它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家。

粉絲germanmissles想象中的阿特米斯,好羨慕他的繪畫水平啊~
最近他給成名作《阿特米斯奇幻曆險》畫上了句點,追了十六年的粉絲們個個泣不成聲。完了,真的完了。這是我至今除了《遺産四部曲》外看過唯一有反傳統結局的小說。大家萬萬沒想到的是——主角阿特米斯死了,真的死了。雖然六個月後靈魂進入自己的克隆又複活了,但還是令我感到驚訝。

爲什麽這麽多粉絲會爲之瘋狂? 阿特米斯原是個冷血、殘酷的神童,爲了拯救失蹤已久的父親以慰籍因此精神錯亂的母親,十二歲的他綁架了一個女精靈荷莉·肖特,以向仙子社會索取贖金,進而展開大規模的搜索。這八部曲以幽默、嚴肅的口吻開始,漸漸發展成一個感人的故事——原來阿特米斯也有脆弱的一面。經過各種經曆,他于十五歲壯烈犧牲,爲的不再是自己、不再是金錢。

我愛此類小說,因爲一行行的文字讓我展開了驚險的旅程,猶如親生體驗,曆曆在目。這種刺激的探險不能三言兩語就說出來,非要自己來一回,才能真正體驗。我愛書就像愛舞蹈和繪畫一樣;它們帶給我的喜悅是無法取代的。或許也是我愛想象的關系吧,每次沈浸在一頁頁的故事裏,裏頭的情緒、思緒、情節全都把我給感動了。讀完一本書我可以花上一個小時呆在那兒發白日夢,深深感受故事中傳達的情感。我愛阿特米斯·法爾這個現實世界裏不存在的角色,正是這個原因。作者艾歐因·寇弗把他描述得栩栩如生;我讀了八本有關于他的小說,看著他長大,看著他改變,就像在看自己最了解的一個朋友一樣。要是我不知道他複活了,我可能還會傷心上幾個星期呢。

那,爲什麽會喜歡?因爲了解。一件事一個物一個人,你對他的了解越深、對他的愛自然無法自拔。有些瘋狂的粉絲正是這個原因時時刻刻都關注明星的舉動,而八卦新聞也是這樣産生的不是嗎?我至今 讀了十多部小說和漫畫集,就像看了十多本日記,交了十多個朋友。哈利·波特、阿裏克斯·萊德、伊拉龍、阿特米斯·法爾、這四部我最愛的小說集已畫上句點,而黑崎一護和柯南也即將離去。唉,怎麽這些作者好像要趕在世界末日前完結故事似的,人家還沒看夠呢。

很想念以前介紹我阿特米斯的朋友,也想念故校百寶箱似的圖書館有——時下流行的小說集一樣也不少。雖然阿特米斯的傳奇已沒有續集,但他將永遠烙印在我腦海裏,成爲我童年/青少年時代最美好的回憶。

2012年1月18日星期三

隨筆 2: 華文

華文。它雖然不是全球通用的語言,卻是最多人使用的語言。我把它掌握得不怎麽好,同樣的時間英文我可以寫出雙倍的字數。盡管如此,我還是爲我懂得華文感到驕傲。

來到這兒我覺得最新鮮的事是對越南的認識。咱們獎學金獲得者當中的共同點除了是懂英文之外,就是我們都和中華文化多少都有點聯系。之前對越南的印象不多也不深,來新加坡這趟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了。我這與他們交談後才發現,原來越南語是受華文及法語的影響進而演變出來的。因此雖然發音有點差異,越南語裏其實也包含漢字。例如我有個朋友叫“Nguyen Huong Xuan”, 華語名則是“阮香春”。可惜經過洋人改革後,越南語全以拼音書寫,其中的漢字就只能在人們的記憶中尋找了。這件事讓我更能領悟到中華文化在亞洲裏那麽深遠的影響。

可惜的是,這麽一個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語言和文化似乎被一些社會看輕了。在馬來西亞大多沒進入華校的華裔子弟都不會書寫及閱讀華文,挺多會口頭上交談時使用而已。印尼與1960年代對華族作出的歧視和暴行更是證明了這一點。我班上就有這麽一個印尼華人,取的是印尼名字,說的也是印尼話,他對華文的認識就只有自己的華文名字。這還不是當代政府所逼出來的嗎?馬來群島的居民自尊挺強的,對自己的文化特別驕傲。

或許是失去認識華文這機會的關系吧,我也是如此。從小我的祖父母及爸媽對我說的都是華文,長期下來我就一句潮州話都聽不懂了。真是可惜。

2012年1月11日星期三

隨筆 1: 新来到

時光如流水,我還沒回神過來,兩個星期就已從新學年逝去,我也已兩個月沒回家了……

老實說,我來這兒就像一場夢,好像我一覺醒來又要回到馬來西亞上中四似的。回首看看,來到新加坡的這兩個月裏新體驗還真不少。交際廣了,文化交流也多了。剛開始了解我們之間的差異時我還挺驚奇的。或許是少見多怪吧,這些近距離交流可不是旅行就能體驗到的。這真是邁入我人生中的一個新階段了。